■记者 孙 逊 通讯员 钟斯婷
本报讯 70多年前,有一群年轻人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整个民族,在不同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富强。如今,每年夏天,一批又一批的海盐适龄青年背上背包,踏上开向绿色军营的火车,从此,抗震救灾有他们,火灾抢险有他们,保家卫国有他们……
来自海盐县于城镇鸳鸯村的陈杰是一位“95后”青年,从小就有一个军营梦。18岁那年,他如愿应征入伍,成为常州市消防中队特勤二中队的一名战士。入伍两年来,陈杰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消防事业,在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火灾面前,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证明了自己的赤胆忠心。2015年9月,他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常州市消防支队政治处授予三等功。
令陈杰印象最深的一次救援是2015年8月5日的一次火灾。当天下午2时45分,常州市新北区某化工厂突发火灾,接到命令后,陈杰随中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害事故现场。“我们到了后发现,现场就像3D电影里面演的灾难片一样,熊熊烈火夹杂着爆炸声、蘑菇云,还不时伴有嘶嘶的啸叫声,刺鼻的气味和炙热的高温也是常人无法忍受的。”陈杰回忆道。
此时,作为首车战斗员班的陈杰跟同班战友指挥一门移动泡沫炮对正在燃烧的装置区火势进行压制和扑救。火场热浪滚滚,泡沫液打到燃烧的仓库上哧的一声就变成了蒸汽,热浪和刺鼻的毒气向陈杰袭来,但是他丝毫没有畏惧和退却,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与火魔展开殊死搏斗和顽强抗争。
由于现场急需大量泡沫灭火药剂,刚刚被前方轮换下来休息的陈杰主动帮助后方驾驶员搬运泡沫桶添加泡沫,连续为中队主战车输送近10吨泡沫液,后又加入内攻小组深入火灾内部消灭残火。4个小时后,明火终于被扑灭,但是陈杰却由于在高温、毒气情况下连续作战,体力不支倒在火场,被战友送往医院紧急救治。
“该同志英勇顽强、连续奋战,始终战斗在最危险、最艰苦的第一线,为成功处置此次火灾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奖章上书写的那样,在整个火灾处置过程中,陈杰自始至终都冲在救援第一线,为消防中队作战提供了坚实保障,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保卫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海盐,像陈杰这样的优秀士兵有很多,为家乡人民增添了光彩。近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海盐县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15年度海盐籍现役军人“八一”光荣榜。除了陈杰,此次百步镇项培丰,武原街道冯霏瑶(女)、许甘隽,秦山街道王永明,西塘桥街道黄伟杰、黄春海、毛佳伟、俞王方、朱建丰共10人荣立三等功;干弘毅、徐利军、姚佳平、杨鸿飞、赵慧娟、宋伟甫、吴维达、吴艳霞等45人荣获“优秀士兵”称号。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名现代军人的神圣职责。海盐县人武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其他现役官兵以他们为榜样,在军营建功立业,为国防多作贡献,在全社会树立起强烈的崇军尚武观念,支持国防建设大业。广大应征青年也要积极从军报国,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增光添彩,赢得荣誉。”
添加新评论